来源:直新闻

直新闻:刘先生,对于巴拉圭议员代表团近日受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来华访问这件事情,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除了巴拉圭议员代表团这次访华之外,我还想提醒大家注意另外两件事情。一是上个月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公开向巴拉圭喊话,称与台湾当局保持外事关系是“没有出路的死胡同”,并敦促巴拉圭政府早日作出政治决断;另外一件是,在去年底巴拉圭政府曾经驱逐了一位赴巴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度会议、名叫徐伟的中方外交官,理由是他单独前往了巴拉圭国会游说议员,试图促成巴拉圭与中国大陆建交并与台湾当局“断交”。
我们知道,在蔡英文执政期间,两岸在外事领域的攻防战打得可谓是空前激烈,8年的博弈与较量下来,中国大陆总共让蔡英文丢掉了10个所谓的“邦交国”,打得蔡英文灰头土脸,一点脾气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中国与巴拉圭之间近来发生的这三件事情也就意味着,虽然蔡英文已经下台一年半了,但是两岸在外事领域的攻防战未见缓和。很显然,中国大陆要在外事领域内,给主张“两岸互不隶属”的所谓“新两国论”的赖清德几记重拳,让他也“享受一下”跟蔡英文同样的“待遇”。
综合各种信息来看,我认为中国大陆努力的重点方向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南美洲的巴拉圭,另一个是非洲的斯威士兰。之所以将重点放在这两个国家,是因为巴拉圭不仅是与台湾当局存在所谓“友邦关系”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长达70年,而且巴拉圭还是台湾当局在南美洲的最后一个所谓的“友邦”。同时,斯威士兰则是台湾当局在非洲的最后一个所谓的“友邦”。因此,搞定这两个国家具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标志着中国大陆已经在非洲和南美洲,对台湾当局所谓的“友邦”实现了全面彻底的清零。

直新闻:那在您看来,巴拉圭国内近来为什么会产生一股跟中国大陆建交跟台当局断交的强大呼声呢?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其实,截至目前为止,在究竟是要跟台湾当局维持所谓的“邦交”,还是要跟中国大陆建交上,巴拉圭国内出现了严重的政治撕裂。巴拉圭政府的态度仍然非常强硬,不仅反复表态说自己“在任何条件之下都不会与台湾断交”,甚至还在今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提案支持所谓的“台湾入联”。
但是,在巴拉圭国会内尤其是反对派议员中,出现了一股强大的“立即与台湾断交”的呼声。国会出现这种呼声的根源在于巴拉圭国内民意风向的重大变化,六成的巴拉圭民众认为同中国大陆建交非常重要,三成认为很重要,总占比达到了90%。
尤其让人觉得吊诡的是,巴拉圭的民意一面倒地逆转,居然与看似与此事八竿子打不着的中美贸易战密切相关。具体讲,自从特朗普“二进宫”以来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中方一度暂停了向美国采购包括大豆和牛肉在内的相关农产品,转而增加向南美洲国家,特别是巴西与阿根廷的采购。此举一石三鸟,一是打击特朗普的农民基本盘,二是迫使特朗普在经贸谈判中做出让步,三是进一步密切了中国与南美洲国家的关系,使这些国家更加依赖中国,同时扩大了中国在“美国后院”的影响力。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国家独憔悴”的现象,这就是南美洲唯一尚未与中国大陆建交、但仍与台湾维持“邦交”的巴拉圭。巴拉圭高度依赖大豆和牛肉出口,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由于未与中国大陆建交,其农产品难以直接出口中国大陆,只能通过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其他国家转口,导致中间商赚取了大量差价,巴拉圭自身利益受损。这种境遇使得巴拉圭国内民意迅速沸腾。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与台湾当局还维持邦交的12个国家中,至少8个集中在中南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这些国家与巴拉圭一样,也希望将农产品销往中国大陆,国内也开始出现与台湾“断交”并与大陆建交的呼声。这意味着,中美经贸战产生了非常魔幻的剧情,战火意外蔓延至两岸外事战场,导致赖清德“躺枪”,民进党当局可能面临新一轮“断交潮”。

直新闻:那在您看来,这次来华访问并且带头呼吁与台湾当局“断交”与中国大陆建交的,为什么会是巴拉圭的国会议员呢?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顾近十年来两岸在外事领域你来我往的激烈过程。
我认为,早在蔡英文执政期间,两岸外事战便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博弈”特点。中国大陆重点瞄准台湾剩余十几个“友邦”,极力促使其与台“断交”并与大陆建交。蔡英文当局的反制则不死守“友邦”,而另辟战场,将矛头指向欧美日等国。他们利用台湾芯片等经贸优势,与欧美日议会、地方政府及民间展开交往,以此反制中国大陆。
明白这些,我们可以理解为何中国大陆针对巴拉圭采取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从巴拉圭民间及议会入手,以“动之以利”的方式激发民众和国会议员对拒绝与大陆建交巴拉圭政府的不满。同时,中国也精准利用了巴拉圭执政党与反对党间的分歧,重点游说反对派议员。因此,这次来华访问的代表团成员均来自巴拉圭最大的反对党“真正激进自由党”。
基于巴拉圭国内支持断交与建交的民意已高达九成,巴拉圭执政当局难以抵挡这种压力,否则下一届选举将受到严峻挑战。我个人判断,巴拉圭与台湾当局“断交”已不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时间问题。
正因如此,不久前巴拉圭总统贝尼特斯已向赖清德当局提出要求,呼吁台湾方面进一步增加采购巴拉圭大豆和牛肉,并必须新增至少10亿美元投资。我认为,这显然是在为接下来“断交”寻找借口。如果赖清德当局不能满足这些诉求,贝尼特斯总统即可在无政治和道德压力的情况下,宣布与台湾断交。
https://news.sina.com.cn/c/2025-11-08/doc-infwrstf036170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