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高考志愿,你的志愿由你掌握,比AI更贴心的智能推荐,用好高考每一分。这是大型高考招生对话栏目《网易你好高校》的直播现场。今天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刘睿做客直播间。首先请刘主任向大家打个招呼。
刘睿:各位网易网友、各位家长、各位高考同学大家好。
◎ 板块1:快问快答
主持人:全面准确掌握权威信息是升学规划最基础的一步。首先进入第一个板块,快问快答,请刘主任在30秒内用最简单的方式回答大家最关注的问题。
问题一:北航初印象?
刘睿:高精尖、贡献大、前景好。
问题二:学校被纳入了哪些国家计划?
刘睿:985、211、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问题三:学校所在城市?
刘睿:两地三校园,北京有学院路校区(学航)、沙河校区(沙航),杭州有杭州国际校园(杭航)。
问题四:学校的优势学科?
刘睿:航空航天专业是北航的王牌专业。经过70多年的发展,北航不再局限于航空航天领域,形成了“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的学科布局。
问题五:2024年招考亮点有哪些?
刘睿:新增4个本博一体化试验班和“计算机+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问题六:北航学生未来升学就业怎么样?
刘睿:“三高一多”:升学率高、就业质量高、毕业去向落实率高、重点领域就业人数多。
◎ 板块2:升学最关心
主持人:感谢刘主任带我们快速了解了北航的一些基本信息。接下来进入第二个板块——升学最关心。针对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由刘主任详细讲解招生政策。
问题一:请介绍一下学校的整体情况。
刘睿:北航是一所为国而生、与国同行的大学,诞生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当时国家没有制空权,落后就要挨打。1952年10月25日,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将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八所高校的航空系合并,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的前身,校庆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恢复学位制度后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1995年入选“211工程”,2001年入选“985工程”,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科研和人才培养始终走在全国高校前列。教师人均科研经费全国高校领先,打造了“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大成果”的科技创新“北航模式”。
- 大项目:尖端技术领域领先,解决多项“卡脖子”问题,科研成果融入课程和实践教学。
- 大团队:顶尖科研人才涌现,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多达657人次,培养100位两院院士,现有37位院士在校工作。
- 大平台:拥有多个顶尖科技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承建及共建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给学生参与科研。
- 大成果:2004年以来获15项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其中9项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全国领先。
问题二:学校有哪些优势专业和特色学科?
刘睿: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校,航空航天专业最具优势和特色。根据“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北航航空航天工程连续5年世界第一。
经过7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的专业布局。学校有8个双一流学科:
- 工科方面,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交通运输工程有引领优势;
- 信息类方面,仪器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居全国前列;
- 理科方面,管理科学与工程全国一流;
- 文科方面,外国语言文学及公共管理全国领先;
- 医工交叉领域,生物医学工程经过十余年建设成为全国领先学科。
问题三:2024年有哪些新增专业?这些专业体现了哪些发展趋势?
刘睿:北航继续实行大类招生,设航空航天、信息、理科和文科四个大类,第一年宽口径培养,第二年结束后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专业。
趋势一:培养攻克“卡脖子”技术的重大战略科学家。2024年新增4个本博一体化人才培养试验班,依托4个国家级试点学院招生:飞行器动力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面向国家紧缺领域,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
此外,设立未来空天技术学院,采用“课程+项目制”八年本博贯通培养,由院士、总师及学术大师授课。
北航还有空天力学、计算机科学、华罗庚数学、物理学、化学五个“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提供本博贯通及多种双学位培养方案。
趋势二:培养具备交叉学科基础的复合型人才。2023年起设“协和医班”,实行“4+4”本博贯通医工交叉人才培养。与中央财经大学合作开展“计算机+金融”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趋势三:培养具备国际胜任力的领军领导人才。开设理科试验班类(中法工程师学院),本科至硕士6.5年连贯培养,中法英三语教学,毕业同时获北航硕士学位及法国工程师文凭或合作高校硕士学位,学费5500元/年。
2023年获批中法航空学院,位于杭州国际校园,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合作,专业覆盖交通运输、飞行器适航技术等,六年本硕贯通弹性学制,学费40000元/年。
问题四:入学后如果学生觉得专业不适应,有转专业政策吗?奖助学金情况如何?
刘睿:转专业机会多,除特殊限制外,学生一年半后可申请转专业,不限次数,每学期均可申请。
学校支持跨专业、跨学科辅修,完成规定培养方案可获辅修学士学位,辅修专业目录以教务部门公布为准。
奖助学金体系完备。2023年发放本科生奖学金近2000万元,覆盖率65%;各项补助约1700万元,覆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设高额奖学金如“励志成长成才表率”(1万元/人)、“北航榜样—大学生年度人物”(2万元/人)、“沈元奖章”(最高荣誉,2万元/人)。
◎ 板块3:流言终结者
主持人:刘主任的权威解读让我们更加了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所学校背后都有一些传言和误解,下面进入第三个板块——流言终结者,请刘主任帮忙辟谣,普及正确认知。
流言:北航毕业生只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就业。
刘睿:假。北航学生升学就业表现为“三高一多”:升学率高、就业质量高、毕业去向落实率高、重点领域就业人数多。
2023年毕业生升学率74.36%,稳定高位;保研率达50%,全国前列。
毕业生就业既有行业特色,又分布广泛。约三分之一毕业生进入航空航天领域,如科研院所、商业航空、顺丰、低空经济等。科研院所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不是学航空航天就非得去偏远地区。
另有三分之一毕业生在IT信息领域就业,涵盖华为、阿里巴巴、今日头条、快手等;还有三分之一选择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和科研设计单位就业。其他毕业生分布于金融、电力、汽车、能源等行业。
北航培养大量各行各业领军人才。包括航空领域的型号总师:歼15舰载机研制总指挥罗阳,歼15、歼31总师孙聪,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等校友;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80%的院士如刘大响、温俊峰、曹建国等;长征系列火箭多位总师均出自北航,如长征一号韩厚建、长征七号范瑞祥、长征五号李东院士;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天舟货运飞船总设计师白明生、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等也毕业于北航;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本硕博均为北航宇航学院)现为教职工,是高校唯一的载荷专家预备航天员。
此外,北航还培养了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朱凤莲、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等社会各界精英人才。
主持人:非常感谢刘主任的详细介绍。请大家继续关注网易的《你好高考》栏目,谢谢!
https://m.163.com/article/J525DGG200297VG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