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曝光育婴行业六大问题!

转自: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近日,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了育婴行业消费调查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育婴行业消费领域存在六大问题。具体有哪些?我们来一一了解。

今年7月至9月,湖北省消委会组织开展了育婴行业消费调查评议活动。调查显示:

  • 消费者总体满意度为74.98分;
  • 母婴零售服务场所(母婴店、婴儿用品店等)满意度最高,为79.23分;
  • 托育早教服务场所(托育中心、早教中心等)满意度最低,为64.9分。

从消费者反馈的问题来看:

  • 9.09%的消费者反映部分月子服务中心无医疗资质仍提供涉及医疗服务行为;
  • 9.09%的消费者反映健康管理服务场所部分人员宣称健康管理服务可替代医疗诊治;
  • 11.12%的消费者反映亲子休闲娱乐场所需要加钱才能提供全部照片底片。

此外,收费后未提供全部服务或者“甩盘跑路”,以不平等格式条款、行业潜规则等方式加重消费者责任、减轻经营者责任,服务场所维权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也备受消费者诟病。

行业存在六大问题:

能力不足带来隐患。 月嫂资质认证不够规范,部分从业者及中介机构伪造“金牌月嫂”、虚构服务年限、购买虚假培训证书、篡改体检报告等;服务专业能力不足、操作流程不规范,引发新生儿呛奶甚至出现窒息等严重安全风险。

承诺与服务差异较大。 部分月子中心“服务与承诺脱节”,消费者实际入住后发现产康服务项目与销售承诺差异较大;“免费拍照”等附加服务套路多、质量差;忽视场所卫生安全,导致消费者出现健康问题。

合同不公平加重消费者责任。 母婴护理合同存在“霸王条款”,经营者单方面规避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尤其在违约金设定上显失公平,合同中仅约束消费者违约、不约束经营者,违约金畸高。

价格明示不规范。 部分商家不明码标价,存在捆绑、强制、诱导消费行为,不向消费者提供清晰明确的商品及服务价格清单,或以免费形式诱导消费者享受服务后又收取费用,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夸大宣传误导消费。 部分商家虚构产品功能,如宣称某些辅食有利于快速长高、能显著增强免疫力等;健康管理服务场所暗示健康管理服务能够治疗特定疾病;宣称月子餐有恢复子宫机能、促进伤口愈合、补血促排、催生乳汁等医疗功效。

投诉维权难度大。 维权环节中消费者面临多方面困难,尤其在预付费模式下,存在识别难、取证难、追讨难的“三难”问题;商家对消费者的合理退款诉求无故拖延,导致消费者维权成本高、难度大。

母婴托育服务消费提示

谨慎选择机构

月子中心、月嫂中介机构要选择规范、有资质的机构,要实地核查机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涉及医疗服务的需核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母婴护理和保育人员职业资质。不轻信月子餐有恢复子宫机能、促进伤口愈合、补血促排、催生乳汁等医疗功效宣传。拒绝“金牌月嫂”“十年经验”等无实证的宣传。

拒绝霸王条款

明确商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不符合质量标准、合同约定的责任承担方式;商家因经营调整、经营困难等原因即将停业的退款流程;拒绝经营者单方面规避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违约金设定上显失公平,如仅约束消费者违约、不约束经营者,违约金畸高;删除“概不负责”“最终解释权归商家”等霸王条款。合同签订后至入住前,要关注托育机构经营状况,防止出现机构闭店跑路,造成经济受损及维权难。

拒绝私加服务

如需强加额外服务,需补充签订协议,明确收费标准,避免诱导消费、强制消费。

保存相关凭证

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服务不专业、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应拍照留证,并认真保存合同、票据等消费凭证。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吴采平

责任编辑:张雁北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11-13/doc-infxfhsc0344749.shtml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