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郭媛丹】“人民海军”微信公众号11日发布消息称,当地时间11月10日,执行“和谐使命-2025”任务的中国海军“丝路方舟”号医院船抵达尼加拉瓜科林托港,开始为期5天的技术停靠。这是中国海军舰艇首次停靠尼加拉瓜。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军事专家12日表示,这表明中国海军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军队力量的强大是国际社会的福音。

“丝路方舟”首次执行“和谐使命”任务
“人民海军”发布的消息称,10日上午8时许,在尼加拉瓜海军巡逻艇引导下,“丝路方舟”号医院船悬挂中尼两国国旗缓缓驶抵科林托港。尼方军政要员及官兵代表、中国驻尼加拉瓜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及华人华侨代表等在码头迎接。
此次访问是中尼两军历史性的人道主义交流,将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友谊与合作,体现两国人民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
执行此次任务的医护人员共开设14个临床科室和7个辅诊科室,可开展普外科、骨科、妇产科、眼科等各类检查治疗或手术60余种。此外,该船还携带1架舰载救护直升机,具备机动部署、快速前出应急救护能力。
尼加拉瓜位于中美洲中部,连接太平洋与加勒比海,地理位置重要。军事专家张军社1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丝路方舟”号医院船在执行“和谐使命-2025”任务期间首次抵达尼加拉瓜,意义重大。
此次“丝路方舟”号医院船技术停靠,主要用于淡水、油料、食品等补给。张军社表示,从日程安排看,技术停靠期间,“丝路方舟”号医院船将与当地军民进行联谊、医学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在10月中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9月上旬起,中国海军“丝路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2025”任务,赴南太平洋、拉丁美洲相关国家开展医疗服务。截至10月中旬,“丝路方舟”号已先后访问瑙鲁、斐济、汤加,累计诊疗9200余人次,实施手术1100余例,开展辅助医疗检验6000余人次。
“和平方舟”累计接诊各国民众37万余人次
“丝路方舟”号医院船是我国第二艘自主设计建造的万吨级制式远洋医院船,参照三甲医院标准配备门诊、手术及病房等医疗功能区,具备综合医疗保障能力。该船于2024年入列后,先后两次赴南海岛礁执行“健康送海疆”任务。
“和谐使命-2025”任务是中国海军第11次执行“和谐使命”系列任务。“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自2008年入列以来先后10次执行该系列任务,累计接诊各国民众37万余人次。
军事专家张军社表示,“这一行动表明,中国海军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民众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持续加大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力度。”
他指出,中国海军多年来持续派出医院船,为多国民众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改善卫生健康状况,开展医学交流与培训,提高当地医疗水平,送去急需援助。这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与义务,展现了中国海军力量增强对世界的积极影响。
张军社强调,中国对任何国家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均不附带任何条件,不干涉他国内政,因此受到普遍欢迎。
3艘医院船可轮流执行远洋任务
目前,中国共有3艘远洋医院船,分别是“和平方舟”号、“丝路方舟”号和“吉祥方舟”号。张军社介绍,这3艘万吨级医院船科技含量高、功能全面,硬件设施先进,医疗水平相当于三级甲等医院。
这3艘医院船分别部署在东部、南部和北部战区,战时可以为海军作战部队及伤病员提供海上早期治疗,提高战场救治效率;平时为舰艇编队和驻守岛礁部队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并执行海上医疗救护任务。
报道显示,在“丝路方舟”号执行“和谐使命”任务期间,“吉祥方舟”号正执行“健康送海疆”任务。10月28日,“吉祥方舟”号医院船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起航,赴北部及东部沿海部分岛礁执行任务。这是该船今年入列后首次开展医疗服务。
张军社分析称,有一艘医院船部署在东部、南部和北部战区,舰艇部队与海岛部队平时均能获得医疗服务及紧急医疗救助。在执行远洋重大任务时,无需依赖特定医院船,三艘医院船可轮流执行任务,具体安排根据任务情况确定。
此外,轮流执行任务有助于增强舰艇部队远海航行能力,提升人道主义医疗救助水平,全面提高部队综合能力。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11-13/doc-infxfakn4247985.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