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赚5.36亿!身价比肩“宁王”,56岁的他超越原首富,闷声发大财

来源:品牌观察官

关键时刻,小米雷军迎来了聚光灯的闪耀时刻,全网几乎沸腾了。

一向亲民的“雷布斯”,曾一度被部分舆论视为企业家的“表演秀”。或许,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这回雷布斯遇见了属于他的机遇。

前不久的《2025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相当“显眼”。四登“中国首富”的钟睒睒,成为继马云之后又一个四登桂冠的“王者”,财富值高达5300亿元,相当于多个千亿上市公司的总和。

榜单中除了“钟睒睒”等王者选手,“雷布斯”同样“吸睛耀眼”。151%的涨幅令人震惊,他在榜单中成为“非同一般,不容小觑”的存在。

财富增长肉眼可见,雷军从去年的前20强一路挺进今年的前五,堪称“过五关斩五将”,比肩“宁王”曾毓群,甚至让前首富马云、李嘉诚、何享健等家族排名靠后。

几乎同时,众说纷纭:有人全力支持小米,也有人“倒喝彩”。成也财富,败也财富,雷布斯个人财富暴涨1960亿元,堪称年度“最会赚钱的男人”。

这位来自湖北仙桃的成功人士,其身价飙升实属不易。正如许多人所言:“小米可能确实没那么完美,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这句话放在“雷布斯”身上同样意义非凡。与“米粉”一样,我们对“雷布斯”的财富密码充满好奇。年过半百的雷军,在网络上几乎未尝败绩,难道真的是“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吗?

56岁的“雷布斯”依旧很“扛打”

胡润调侃:弯个腰他就要亏10000块。

成都小米汽车事故的“风声”尚未完全散去,网络上水军对小米汽车不看好,伴随各类“好评变差评”的跟风态度。

品牌口碑遭质疑和诋毁,米粉们感受到不好的信号。

然而谣言止于智者,事实终将大白。如今,公众对小米和“雷布斯”的认知有所松动。

不管怎样,小米“雷布斯”终究抵过了网络“讨伐”,以实力证明了企业的硬核实力。

委屈是有的,这些至暗时刻的不认可和质疑,反而成了小米用户最真诚的反馈。

品牌效应之外,是小米集团旗下各大营收板块的强大支撑。仅今年上半年,小米集团已完成超2272个“小目标”,同比暴增近40%,闷声发大财者大有人在。

这泼天的富贵最终“砸”到了小米的“雷布斯”身上。小米赚得多了,雷总的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现年56岁的“雷布斯”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真正演绎了“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创业精神。

从金山软件的成功,到“1999元交个朋友”的小米初代手机,再到如今的小米汽车及“人+车+家”全生态,雷布斯始终忙碌着。

小米产能不断扩大,如何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实现从中低端到高端的全球化布局,是雷布斯和小米共同面对的课题。

过去不觉得小米多赚钱,如今看,小米不仅赚钱,而且特别会赚钱。

从雷军重回富豪榜前五来看,赚的钱已更上一层楼。曾被称为“为发烧而生”的小米,如今更像是“为暴富而生”。

知名企业家胡润在短视频中调侃:“雷军弯个腰,就亏了10000块。”雷布斯的造富速度无人能及。

一年身价增长1960亿元,相当于日赚5.36亿元,每小时赚约2083万元,每分钟34万多元,每秒近6000元。作为年度财富“增长王”的雷布斯,赚钱能力果然非同一般。

雷军身价暴涨,一方面来自小米及投资企业的可观收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中国智造正在全面崛起,后劲十足。

如今雷军步入中年,仍活跃于一线创业。他今年的年度演讲透露出真谛:源于热爱,百折不挠的坚持换来了“逆天改命”。

富豪榜单前十的首富们不断更替,“雷布斯”能否更进一步,财富持续稳步增长,仍无人敢断言。昔日中国首富马云四次登顶,如今甚至未能进入前十。

从商业角度看,雷军依然十分“扛打”,无论作为投资人还是企业创始人,他的商业帝国远不止“小米”一处。

拒绝严重内耗,下定决心“逆天改命”

许多手机终端用户潜意识认为小米不过是“大型代工厂”,缺乏核心技术。更有甚者直言:“营销做得响亮,迟早翻车。”

这些质疑虽令人不快,却往往言简意赅、一针见血。

实际上,小米的40000台月交付量是实实在在的好成绩。

企业家看到自家产品受恶评,自然无法避免内耗。

这些年,小米舆论多样,雷军也曾陷入内耗,经历挣扎、焦虑与无助——这心境甚至比股市波动更令人沮丧。

小米已有15年历程,经历缺芯低谷与造芯失败,如今实现全栈自研自产芯片。小米造芯严肃认真,无惧内耗。

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核心皆为芯片,系统智能化和全生态化是关键。有人购买成熟系统和芯片,有人斥资自研自产,雷军显然属于后者。

真正“逆天改命”,唯有自救,小米不例外。

以往手机多用安卓、iOS系统,受制于高通、谷歌、联发科等外企,国内话语权匮乏。

如今,国产芯片技术成熟,华为鸿蒙系统及麒麟芯片、小米玄戒自研芯片、VIVO自研影响芯片V1等平替产品不断涌现,填补国内空白,一批中国芯片产业“孤勇者”走上舞台。

尽管性能尚不及更先进芯片,但国产自研芯片厂商的高光时刻已到来。

曾被誉为中国芯片天花板的设计难度,被国内企业逐一攻破。中国高科技企业用实力重新定义自研芯片设计高度。

拒绝内耗,不计较网上“风言风语”,一门心思搞技术重研发,雷军投入135亿元打造出3nm自研芯片“小米玄戒01”,央视新闻盛赞“紧跟国际先进水平”。

过去我们常被外企“卡脖子”,工艺技术不及格。无论手机还是汽车,想贴近用户,智能化必不可少。

智能的核心就是芯片。高端芯片和中低端芯片的区别,在于智能化的程度。

实现手机智能化、新能源汽车高级智能驾驶,离不开高端软硬件支持。

事实证明,自研芯片设计自主化,成为高精尖科技企业突围的关键。

因此,“雷布斯”在工业4.0制造迭代中,全面推进国产自研自产,整合海量人才资源,构建强大算力,赋能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打通“人车家”全生态链。这不仅是一场跨越数十年的马拉松,更是中国智造的奋斗传奇。

56岁正是闯的年纪,雷军身价暴涨,是中国智造追求极致完美的“馈赠”

回顾小米和雷军的发展,可见无论卖手机、智能家电还是新能源汽车,总有人一路“狂飙”,默默发大财。

雷军财富增长源于他对中国智造的热爱,投入多一分,收获或多一分。

研发就是“烧钱”,烧的是真金白银。金额从千万到亿元甚至数百亿元不等。以小米造车为例,前期“烧钱”是必然,且规模远超预期。

在行业论坛,雷军直言近5年累计研发投入1050亿元,这才换来小米如今的成绩。

处于高光的小米,也面临舆论攻击与技术瓶颈。想彻底扭转“制造强、营销强、智造弱”的不利局面,必须迎来新的升级起点,这条路日益具体。

尽管很多人质疑小米,也有人吐槽雷军,但这位56岁的中年人依然用改变书写小米全产业链布局,赢得尊重。

当年小米没有自主芯片,如今打破固有认知,从零起步,还是花钱买芯片,摆在雷布斯面前的是不小的纠结。

但他有魄力,下定决心,做了难且不可为的事,且做得比别人更好、更出圈。

正如老话所言:“不试不干肯定输得一败涂地,不作为不敢为肯定不成功,不如试一试、干一干?万一成功了呢?”

小米汽车系列的陆续成功发布,成了中国智造最好的证明。

唯有破釜沉舟、真诚换真心,追求极致苛刻的“完美”,方有小米SU7和小米YU7的诞生。

果然,“雷布斯”依旧是不老男神,56岁仍豪言“正是闯的年纪”,男人至死是少年,当真不是空谈。

写在最后

千亿营收的小米,千亿身价的“雷布斯”,从他身上,我们看到老一辈企业家至刚至纯的风骨,也见证一个中年男人历经千山万水,不断突破、向上生长的蜕变。

纵使遭逢万般艰难险阻,任凭东西南北风,雷军用不断改变带领企业前行,用脚踏实地重塑小米的血与肉,向世界证明一条真理:唯有坚持和努力,才有机会迎来逆天改命。

或许是自己淋过雨才不愿让别人淋雨。世人只看见企业家如今身价不菲,却不知背后尽是风雨征程,还有习惯的质疑和品牌偏见……

但我们坚信,雷军会一笑而过。质疑再多,也不会影响他在别人心中的客观认知,更不会让他的财富发生大波动。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和看法,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观点或立场。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于内容发布后30天内联系新浪财经头条。

https://finance.sina.com.cn/cj/2025-11-07/doc-infwqerx4770078.shtml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