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走出热气腾腾的旅程

本文转自:东南早报

从心出发,走出热气腾腾的旅程

——读红孩《活出想要的人生》

■ 张家鸿

在散文集《活出想要的人生》中,红孩用朴素、纯净的语言,以时间为线索,把一件件既寻常又重要的往事完整呈现。它是红孩的自传体散文,读者于此可知他生命的来路与去处。这个源自母亲的独一无二的生命,最终选择以文学为倚靠、休憩的港湾,是理所应当、也是适得其所。

真挚的情感支撑起奋然前行的热切力量。“活出想要的人生”,是红孩在人生许多关键节点时时给自己的提醒。初心如此,就不要放过生命中可以汲取能量的一切机会。那些必然遇见或偶遇的真善美,都不应该被轻易略过。陈忠实老师的和蔼、谦逊与待人客气、周到令他印象深刻。一道吃饭,陈老师总会站起身来,一一碰杯敬酒,称呼他为“老师”,让他惶恐不安;只要陈老师请客,从来不让别人买单,否则陈老师会较真。

朋友给予他帮助与启发,为人有风度让他受用许久,甚至铭记一生。某些往事中,亦含有珍珠般的光芒。年少时,到果园采摘葡萄,他捉住一对正在交配的蜻蜓,把它们的翅膀折叠在一起并夹在左手指缝中。母亲告诉他,蜻蜓寿命很短,至多可以再活一个月。他把蜻蜓放了,两只蜻蜓却朝相反方向飞走。“这让少年的我无法想象,那一刻我感到这世界是如此凄凉与失落”,母亲的叮嘱与蜻蜓的彼此舍弃,都是深刻的生命教育。

散文写作,是作家对自我内心的纵向掘进,把最真实、最完整、最原初的那一面展示给读者,即充分展现生活的丰富与内心的纹理。《活出想要的人生》写的是红孩纵横交织的人生之旅。横放或拉长的是时间线,纵深挖掘的是包括亲情、乡情、爱情、文学在内的诸多点滴。

掘进最深者,莫过于文学。对红孩来说,文学是一道光、一盏灯;文学是起死回生之药引、返璞归真之甘泉;文学是长达一生、不离不弃的伴侣。在一篇篇文章里,红孩表达自己的感恩。那些在他文学之路上给过他点滴帮助的人,即便只是举手之劳或顺带的一句话,也都是让他心暖的阳光抑或轻抚脸颊的春风。这些,他应该记一辈子,可以记一辈子。

红孩曾到通县县城《运河》编辑部,偶遇编辑刘祥老师,刘老师热情地与这个热爱文学的年轻人长谈,并赠予两本《运河》杂志与印有“《运河》编辑部”的两本稿纸。“至于那两本稿纸,我一直舍不得用,直到今天还留着”。留的是稿纸,留的更是一份鼓励。这份鼓励源于文学,归于成长。

“作为作者,我对样报和样刊依然如过去那样看得很珍贵。我会把发表作品的刊物和报纸保存完好,甚至按时间顺序编号成册。有几年,我还会把发表的报刊的名称、日期、责任编辑、稿费多少记在一个本子上。既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感恩。”

如果要给《活出想要的人生》提炼出精神特质的话,非感恩与奋斗不可。感恩与奋斗互为倚靠、相互成全。只有奋斗,不知感恩,人就会变得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狂妄无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明之人,把奋斗所得全归功于自我,日益陷入狭窄、逼仄的世界中。殊不知,任何人哪怕取得一点成绩,都少不了他人的帮衬与支持。从不奋斗,又何来感恩?前行之路尚未踏出半步,成绩尚未取得点滴,何来值得感恩之人?唯有孜孜不倦、执着付出之人,方有受过他人帮助后的心潮澎湃与热泪盈眶。

活出想要的人生,是所有人的心声,亦是许多人终其一生努力奋斗的方向。红孩何其幸运,走出文学的人生,写出包括《活出想要的人生》在内的多部著作,深受读者喜欢。这是他想要的人生,也是他可以给人的启发。已然拥有的人生,并不完全等同于年少时热气腾腾的理想,但是可以确信的是,它是最接近理想的样子。

活出是结果,是长跑的终点;怎么活与为何而活,才是红孩在散文写作中不断回答并一再确认的重中之重。它给人指引的方向,它更给人前行的斗志。逐梦不休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是红孩已然实现的。

发布于:北京

https://k.sina.cn/article_7517400647_1c0126e4705907sr3y.html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