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孩子犯错,父母态度如何,才能不伤亲子关系?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挑战与蜕变。

尤其是一直在父母庇护下成长的孩子,到了中学阶段想要摆脱依赖实现自立时,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这时候更需要父母给予正确的引导。

父母对孩子犯错的态度,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行为思维以及亲子关系。

如果父母不允许孩子犯任何错误,一旦发生就大喊大叫、严厉斥责,孩子长大后很可能变成一个凡事畏首畏尾、没有冒险精神的人。

因为从小接受的信号是“犯了错会有严重后果”,索性不敢尝试,也就不会犯错,更不会受到惩罚。

这样的孩子,小时候可能还有很多话愿意与父母分享,但随着成长会越来越沉默,最后几乎不与父母沟通。这一切,往往是父母自己造成的。

有时候孩子会把小秘密告诉父母,这个秘密可能是他做错了什么事,也可能是他不敢说出口的苦衷。

比如在课堂上顶撞老师,放学后和同学去网吧玩游戏等。此时如果父母只会呵斥,孩子会想:“我诚实告诉父母,他们却责备我,我这样坦诚是不是傻瓜?”

于是,即使以后犯了错误,也不愿再告诉父母,因为父母不允许犯错的态度给了他们很大压力。这种疏离的亲子关系,是父母一手造成的,到时往往追悔莫及。

因此,当我们听到、看到孩子犯错时,应给予孩子一个“试错”的过程。

“失败乃成功之母”,通过多次失误,孩子能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这一过程也帮助他们处理在自立与依赖间的心理矛盾。

如果只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而不给他们体验错误的机会,他们学到的技能和经验就不够全面。

孩子的人生经验也是如此。一个始终走直路的人,进入社会后可能会十分迷茫,因为他没见过各种复杂情况,难以在自立与依赖的矛盾中找到出路。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会积累经验,慢慢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成长的路,而这条路才是最安全的。

只有经过摸索的人,才知道哪里可以去,哪里不能去,这是最安全的成长方式。

发布于:河南

https://k.sina.cn/article_7500595975_1bf12030702001nm9i.html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